單元主題:圖書館演進
課程名稱:圖書的管理
適用年級:第二階段(3-4年級):國語文
瀏覽人數:15832
課程目標:
1.認識與了解中文的圖書分類法。
2.了解圖書分類法的來源與種類。
3.學會應用圖書分類法查詢各類書籍。

想一想:
1.你知道中文的圖書分類法是誰所發明的嗎?
2.中文的圖書分類法與西方的圖書分類法有什麼不一樣呢?
3.你能說出,自家鄰近的圖書館中,是採用何種分類法作為圖書的索引呢?
想一想,請您試著說明與分享。

課程大綱
中文的圖書分類,自(漢)劉向 劉歆父子的六分法,至(魏晋)荀勗以先秦古墓中掘出土的古文竹簡分部的四分法,以及(宋)鄭樵的十二分法,與沈寶環的三分法,至今仿杜威十分法的劉國鈞的中國圖書分類法、何日章及賴永祥等,均有所貢獻。我國最通用的即是賴永祥先生編訂的《中國圖書分類法》, 依照人類進化的順序,複分為十類:0總類、1哲學、2宗教、3自然科學、4應用科學、5社會科學、6中國史地、7世界史地、8語言文學、9藝術,目前國內圖書館所採用的為2007年出版之《中文圖書分類法》。
分段能力指標
5-1-5能瞭解並使用圖書室(館)的設施和圖書,激發閱讀興趣。
5-1-5-1能瞭解圖書室的設施、使用途徑和功能,並能充分利用,以激發閱讀興趣。
5-2-6能熟練利用工具書,養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5-2-6-1能利用圖書館檢索資料,增進自學的能力。

教學資源

延伸學習
單元參考文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