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元主題:漢字演進
課程名稱:六書知識庫
適用年級:第三階段(5-6年級):國語文
瀏覽人數:30859
課程目標:
漢字的發明,相傳是皇帝的史官倉頡所創造,傳說他造字時「天雨粟而鬼夜哭」,以如此驚天動地的形容來表現發明文字的偉大。漢字在圖畫的基礎上,逐漸發展出六種造字的法則:象形、指事、會意、形聲、轉注、假借等,這些法則被稱為「六書」。漢字經過數千年歷史的演變,經歷了早期的圖畫文字、甲骨文字、古文、篆書、隸書、楷書、行書、草書,以及印刷術發明後為適應印刷要求,而逐漸派生出來的各種印刷字體,至今仍被廣泛使用的古文字之一。

想一想:
1.每樣東西都有其由來,那文字是如何產生的呢?
觀念:漢字本身就是一幅圖畫,是有意義的。
2.中國方塊文字與西方拼音文字之差別?

課程大綱
1.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生字的適當解釋、說明文字含意。
2.教師以例子做說明,讓學生了解六書的造字原理,引導學生提出更多學過的文字。
分段能力指標
1-2-7-4 能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內容。
2-1-2-3 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,能以完整語句簡要說明其內容。
3-1-1-3 能概略了解文字的結構,理解文字的字義。
4-3-1-1能利用簡易的六書原則,輔助認字,理解字義。
4-3-2會查字辭典,並能利用字辭典,分辨字義。

教學資源

延伸學習
單元參考文獻